“在创作生涯里,我以义乌县文化馆办的《枣林》小报为起点,前前后后投了100多次稿,终于被录用了一首小诗。”近日,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理事长、80岁徐金福告诉记者,自己14岁开始学写作,刚开始处处“碰壁”的投稿经历,让他深深体会“为求一字稳,耐得半霄寒”的艰辛。

感谢无名编辑退稿

徐金福笔名徐敢,是我国首家县域民间文学研究院、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创始人。

当年投稿100多次才获录用后,徐金福不再着急投稿,而是一遍遍地读,读到某个句子心里“咯噔”一下时,就觉得需要修改了。久而久之,他摸索出写作逻辑,录用率渐渐高了起来。

“上海的《萌芽》杂志,每次都会寄来退稿函,写着:谢谢您的宝贵支持!欢迎继续来稿。”虽然不曾在《萌芽》发表作品,但他仍然深深地感激那些退稿的无名编辑。

也正缘于此,当他后来成为《枣林》《三月》等刊物编辑时,也会向每一位投稿者付出极大的热情,帮助他们修改作品。

“书是这辈子最喜欢的”

1982年,徐金福将写在作文薄上的短篇小说《田水哗哗》投稿给省级文学刊物《东海》,编辑从海量的稿件中发现了它。这部小说是当时义乌乃至金华地区第一部反映农村改革的作品,当年被评为义乌市文学创作一等奖。

此后,他又创作多部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,1992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《相思竹》,先后在《文学报》《时代报》等70余家报刊发表各种体裁文学作品600余篇(首),出版长篇小说《白天鹅灰天鹅》、文论著作《我与文学》及散文集、诗集共11部,主编文学著作20余部。

“买书、读书,到藏书、著书、捐书,书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东西。”徐金福为引导更多人读书,还筹集各类图书4000多册,捐赠给义乌农村文化礼堂和学校。

“你是那片下雨的云彩”

11年前,徐金福和同仁创立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。这些年,他带领大家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作品,负责本土文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,并创办《古今文学研究》刊物,主要展示义乌的人文景观、山水风光。

此外,他还孜孜不倦地挖掘义乌“文学之星”,通过个别辅导、小课堂、文学创作培训班等形式培养文学新人。他将文学讲座搬进学校,先后组织数10次少儿文学采风活动,开展迎奥运散文大赛等10多场全国性校园文学大赛。

张琳琳就是在校园文学讲座中与徐金福认识的。“他经常对我说,天上有那么多云彩,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,但是你一定会是那片下雨的云彩。”鼓励给了张琳琳自信,写作有了新的突破,其散文集《花开雪峰路》即将出版。

徐金福的爱书之心还深深感染了家人。儿子和孙女都热爱文学,先后发表过多篇作品。孙女小学毕业时出版诗文集,他特地给这本诗文集题名为《冬末青青草》。他家还曾被评为“全国书香之家”“浙江省首届文明家庭”等。

传真_双人床上打扑克不盖被子_持续披露最新资讯”

原创 投双人床上打扑克不盖被子稿100多次才被录用 “不老松”用心讲好义乌故事

“在创作生涯里,我以义乌县文化馆办的《枣林》小报为起点,前前后后投了100多次稿,终于被录用了一首小诗。”近日,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理事长、80岁徐金福告诉记者,自己14岁开始学写作,刚开始处处“碰壁”的投稿经历,让他深深体会“为求一字稳,耐得半霄寒”的艰辛。

感谢无名编辑退稿

徐金福笔名徐敢,是我国首家县域民间文学研究院、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创始人。

当年投稿100多次才获录用后,徐金福不再着急投稿,而是一遍遍地读,读到某个句子心里“咯噔”一下时,就觉得需要修改了。久而久之,他摸索出写作逻辑,录用率渐渐高了起来。

“上海的《萌芽》杂志,每次都会寄来退稿函,写着:谢谢您的宝贵支持!欢迎继续来稿。”虽然不曾在《萌芽》发表作品,但他仍然深深地感激那些退稿的无名编辑。

也正缘于此,当他后来成为《枣林》《三月》等刊物编辑时,也会向每一位投稿者付出极大的热情,帮助他们修改作品。

“书是这辈子最喜欢的”

1982年,徐金福将写在作文薄上的短篇小说《田水哗哗》投稿给省级文学刊物《东海》,编辑从海量的稿件中发现了它。这部小说是当时义乌乃至金华地区第一部反映农村改革的作品,当年被评为义乌市文学创作一等奖。

此后,他又创作多部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,1992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《相思竹》,先后在《文学报》《时代报》等70余家报刊发表各种体裁文学作品600余篇(首),出版长篇小说《白天鹅灰天鹅》、文论著作《我与文学》及散文集、诗集共11部,主编文学著作20余部。

“买书、读书,到藏书、著书、捐书,书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东西。”徐金福为引导更多人读书,还筹集各类图书4000多册,捐赠给义乌农村文化礼堂和学校。

“你是那片下雨的云彩”

11年前,徐金福和同仁创立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。这些年,他带领大家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作品,负责本土文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,并创办《古今文学研究》刊物,主要展示义乌的人文景观、山水风光。

此外,他还孜孜不倦地挖掘义乌“文学之星”,通过个别辅导、小课堂、文学创作培训班等形式培养文学新人。他将文学讲座搬进学校,先后组织数10次少儿文学采风活动,开展迎奥运散文大赛等10多场全国性校园文学大赛。

张琳琳就是在校园文学讲座中与徐金福认识的。“他经常对我说,天上有那么多云彩,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,但是你一定会是那片下雨的云彩。”鼓励给了张琳琳自信,写作有了新的突破,其散文集《花开雪峰路》即将出版。

徐金福的爱书之心还深深感染了家人。儿子和孙女都热爱文学,先后发表过多篇作品。孙女小学毕业时出版诗文集,他特地给这本诗文集题名为《冬末青青草》。他家还曾被评为“全国书香之家”“浙江省首届文明家庭”等。